继之前的小调查后,团队成员简略了解到当地科技发展和普及程度,7月23日上午,我们用更加详细的调查问卷,进行精准扶贫专题研究的新一轮走访调查。
实践团对队员们进行分组,三个人为一组,准备好调查问卷,团队成员出发了。恰逢大暑时节,顶着炎炎烈日,队员们热情满满,尽管在走访过程中遇到了当地居民不理解,不信任,不配合等困难,还有村民听说我们是来进行政策以及经济方面的调查,很抵触,不愿意参与问卷调查……很多情况都是队员们出发前没有想到的,但队员们并没有气馁,一次次尝试,克服困难。在路上走着,队员们看到村民总是热情的打招呼,聊家常,碰到村民们不识字,队员就一条一条读给村民听,并且详细做好记录。
最终拿到调查结果,队员们不禁感慨一上午的辛苦和汗水没有白费。通过问卷反馈结果我们了解到,村民们大多种植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,一户有2亩地就已经足够粮食的自给。除去很多家庭成员长期在外打工的情况,在农闲时部分村民亦选择去临近的临沂打工,平均月收入也一般能达到3000。在询问时,有个村民说的话得到了周围村民的一致赞同,她说“其实只要是愿意干活去挣钱的,哪有什么钱挣不来?很多时候,那些穷的,也不能怨政策,都是自己不去干活。”
村民们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,大多数都是小学学历,但他们都很看重对孩子们的教育。在走访过程中,很多人对我们的支教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表示希望把孩子送来后峪小学,让孩子们开阔一下视野。村民们主动表示,只要团队有什么困难,提出来,他们会尽量的提供帮助。走访时,还有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孩询问了我们在后峪小学吃住情况,说如果我们需要,她愿意给团队送些家常菜。
后峪村发展较好,虽然处在半山腰,交通不便利,但是由于省里很关注,政策落实到位,经济发展情况尚可。在有狂风暴雨等导致粮食减产的天气状况发生时,农民们还能按亩得到相应的政府补贴。尤其是这两年,村支书一年一换,持续了三年,来到后峪村的村支书都办了很多实事,对后峪村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。几乎我们走访到的每户人家都表示,第一届分派下来的何书记自己出钱为后峪村做了很多,修路、建桥、修拦水坝,真正把后峪从一个落魄的小村落变成居民们都安居乐业的村庄。一路走一路问,村民们对何书记的赞誉声不绝于耳。
走访调查只是团队活动的一小部分。之后的日子里实践团还会就支医行动,科技推广组织相应的活动,真正做到利民为民,实现团队的价值。
撰稿人:杨竞文